当前位置: 政务频道/ 云南
“激发新状态 展现新作为”开年系列评论之一
着力解决动力不足不想为问题
2018-02-22 07:50:55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省委书记陈豪春节前在指导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再次强调“干部作风问题”。讲话是一种政治期望,更是现实要求。奏响了“干部要干事、为官要有为”的最强音,为昆明在全省率先推开小康大门、奋力开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给党员干部打了一支“清醒剂”,上了一堂“警示课”。

“站位不高、党性不纯、作风不硬、工作不实、能力不足、执纪不严等突出问题,影响了昆明市高质量发展”……省委书记连续两年要求切实解决昆明干部队伍的作风问题,必定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昆明市系统性的问题且具有相当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希望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随时检查对照自己的行为。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作风上的事绝对不是小事,它关乎党的形象,关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关乎云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把格局置于全省,昆明是云南的大城市——大要有大的样子!大就要发挥引领、示范、带头作用,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为云南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从严管理干部, 改进工作作风,对昆明来说,是构建跨越发展精神高地,营造跨越发展良好环境,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昆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迫切需要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有眼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近年来,昆明市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干部作风持续转变,但也有一些干部干事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只是“身在工作”,尚未“用心工作”;满足于“守好摊子,不出乱子”。有的干部站位不高、信仰缺失、精神懈怠、不思进取;有的干部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工作中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回避矛盾问题,遇事推、拖、滑、绕、躲;有的干部抓工作浮于表面,没有俯下身、沉下心,听民声、查实情、解民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有的干部纪律规矩意识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肆无忌惮,执行决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等等。

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这些作风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必须下决心驰而不息地加以解决。如何凝魂聚气、增强动力?关键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想为”的思想境界。“不想为”的背后往往是思想上的“贫血”、行动上的“乏力”。作为党的干部,置身于群众的眼皮底下工作,为人民服务是具体的、实在的,就是要设身处地把人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消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就是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打造万商云集昆明的良好环境,向时代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干部就是要干事,干,可能会失误,但如果不干,任由事业停滞,才是最大的失误。作为干部,无论职务大小,无论在哪个岗位,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干好该干的事情,是最基本的履职要求和必备的政治情怀。对每一个干部来讲,不愿担当,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当,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当,就不能当干部。“避事”不干事,“躲事”不问事,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是当干部的最大耻辱。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对广大干部而言,敢于担当、有所作为,才能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做出成绩,赢得尊重。改进作风,扎实开局,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把党对干部的要求转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拿出“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引领改革发展各项事业走向新的成功,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昆明日报评论员

(昆明日报)

责任编辑: 赵玮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