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领机器人小组备战全国机器人大赛,5.12地震发生的时候,正是备战最关键的阶段。断水、断电、断气,城市供应系统陷于瘫痪,在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带领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机床没电,用钳工的方法硬是用手工制造了机器人零部件,完成了全部参赛备战工作。
为了躲避堰塞湖洪水,带领机器人小组“搬家”12次!多番劳苦,他都默默地坚持,从未叫过一声苦。作为当年唯一一个来自重灾区的机器人小组,征战全国强队,挺进全国八强,被授予最佳技术奖和最佳精神奖。
他获得灾后重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绵阳市十佳岗位能手、绵阳市优秀教师、绵阳市军民融合领军人才、绵阳市青年文明号、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首届四川工匠、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
舍小家、顾大家,他带领团队躬行实践,“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
蒋刚正在给学生团队讲解机器人知识 受访者单位提供
“强中强,王中王”
“普通的学生进不了我的团队,能进团队的学生不普通!”蒋刚博士2007年创立“先进机电技术创新团队”,每年从全校30000余名学生中遴选机器人爱好者,经层层选拔淘汰,最终确定60-70名优秀队员进行重点培养,这种万里挑一的精英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了高质量的科技精英人才。他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挑战杯科技大赛等,近年来累计获全国一等奖11项。
机器人是高技术的集合体,涉及机械、电子、控制、材料等多个学科,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非常多,也非常棘手。蒋刚博士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开展结构设计、运动仿真、强度校核、数控加工、电路设计、传感检测、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控制系统开发等技术研发,取得了突出进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授权40余项。
“强将手下无弱兵”,和蒋刚博士一样,他的学生们不仅具有扎实的技术功底,也完全继承了他吃苦耐劳的坚韧和执著,参赛备战,熬更守夜,苦干巧干,刻苦钻研。从2006年来到西南科技大学工作,他十余年如一日,致力于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研究,创立先进机电技术创新团队,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端科技精英人才786人。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他,凭着一种信念坚持任泪水风干,宁折不弯在烈火中滤去渣子百炼成钢。(记者 牛文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