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频道/ 国内
生态环境部督查组决战长江固废污染 一周挂牌百余起
2018-05-18 10:26:22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至:

  督查过程全“自助”一周挂牌案件百余起

  生态环境部督查组决战长江固废污染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清废行动2018”一周时间挂牌督办111个环境问题。显然,对于长江经济带上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部决意死战。

  150个督查组密布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地毯式排查,生态环境部组织的这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固体废物清理行动目的相当明确——确保长江生态环境安全。

  “104组”是生态环境部派到湖北省天门市的一个督查组,20个成员中有19个来自福建省三明市环境监察系统。督查首日,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的24起案件中,就有这个小组发现的4起案件。《法制日报》记者有幸“跟班”督查。

  几天的“跟班”过程,令《法制日报》记者亦喜亦忧,喜的是,“自助”式督查有望彻底改变环保执法不看地方“脸色”;忧的是,垃圾处置欠账严重,垃圾围城触目惊心;同时,企业违法倾倒工业废物手段恶劣。

  垃圾围城汉江水质受到威胁

  天门市是湖北省一个县级市,人口160多万。在天门市环保局局长胡业学看来,人口多是天门市垃圾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队,你们过来一下。”5月12日,正在天门市一桥头准备通过无人机来查找问题点位时,一督查队员打来电话报告说,发现了一个问题点位。104组组长,来自福建省三明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的副支队长苏江海迅速赶了过去。

  尽管到天门督查已经是第三天,但是眼前的景象仍让苏江海感到震惊,一条宽约30米,长达300多米的垃圾沟平躺在出城不远的一条公路旁边,花花绿绿,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混杂,恶臭阵阵,不仅如此,沟里的渗滤液已经变色。定位显示,这条垃圾沟距离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直线距离仅有2公里多,而离最近沟渠杨家新沟仅5米。

  现场检查,督查队员发现,这条垃圾沟下面无任何防渗措施,上面未苫盖,同时伴有恶臭气味。104组当即叫来天门市的有关负责人进行现场确认。

  当天,104组在位于滩涂的多祥镇老垃圾填埋场发现了一个倾倒面积约800平方米(深度不详)的生活垃圾场,该垃圾场同时夹杂少量医疗废物。据督查队员介绍,该垃圾填埋场虽已停止使用,但未封场,未落实防渗措施和垃圾渗滤液收集设施,更为严重的是,这个垃圾场距离汉江不足百米,存在较大环境安全隐患。

  “清废行动2018”第104督查组在天门市开展督查时,利用随队携带的无人机发现黄潭镇东河桥旁时有一处50米长、10米宽的生活垃圾倾倒点,该倾倒点紧邻东河(汉江支流),距入汉北河入河口约250米,对汉北河及地下水产生严重环境安全隐患;天门市竟陵街道汉北桥头荒地内现场倾倒有约上千吨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混合固废,距汉北河(汉江支流)不足百米,倾倒点无防渗漏措施,地面裸露;天门市竟陵街道江河村汉北堤街江家河两岸倾倒有大量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少量生活垃圾(水体黑臭),长度约300米,总量约1000吨……

  据104组介绍,督查中几乎每天都能发现垃圾随意堆放污染环境问题。天门市有关负责人向《法制日报》记者透露,104组进驻天门市后,天门市集中清理各类垃圾,以致到垃圾填埋厂排队卸垃圾的车辆大排长龙。

  垃圾围城已是不争的事实。督查组认为,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垃圾沟(场)基本都没有防渗措施,而天门市又是一个河网密集的城市,不仅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水质受到威胁,就是地下水也有被污染的风险。

  企业恶意倾倒疑似危险废物

  按照天门市有关方面的介绍,垃圾围城大多有其历史原因。但是,恶意倾倒疑似工业危险废物性质就不一样了。

  5月12日下午,104组的督查队员在岳口镇通往健康村、七屋巷村的一条土路上偶然发现了一大片被沙子覆盖的土地,土地的边缘渗出了白花花的物质,这片地的旁边就是一个自然垃圾填埋场,这引起了督查队员的高度警觉。

  买来铁锨,没挖几下先是露出黄色的物质,再深挖就是黑色的物质,而且,黑色的物质非常坚硬。督查队员用铁锨挖了一块黄色物质,倒入一点水,通过随身携带的PH试纸一测,黄色物质的酸碱度居然达到13—14,“这说明黄色物质属于强碱,疑似危险废物。”104组组长苏江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黑色物质应该是工业固废。

  正说着,苏江海胳膊上不小心碰到黄色物质的地方已经泛起了条条红色的小包。再进一步检查,督查组发现,黄色物质边缘部门白花花的东西是工业碱,而白花花物质下面就是一条河沟,河沟旁边的植物己全部枯萎、死亡。“很有可能是被烧死的。”让苏江海认定这堆物质是工业固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河沟里还有一个化工企业用的“计量罐”。

  经过初步测量,黄色的疑似工业危险废物,倾倒面积约6平方米,深度约0.5米。而黑色的工业固废面积约300平方米左右,深度有1米。

  于是,苏江海叫来当地环保部门前来确认,后当地村委会的村干部也被叫来询问。

  七屋巷村委会主任承认,沙子是他叫人盖上的,但他表示不知道沙子下面是什么,更不知道是工业废物。几番对话下来,村委会主任开始前后矛盾。

  督查组认为,这显然是一起恶意倾倒事件,而且性质恶劣。

  天门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就这个问题,当天他们已展开调查。

  “自助”督查打造环保执法铁军

  “到了吃饭时间,我们先去吃饭,晚上我们还要开碰头会。”5月11日晚上近7点,苏江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们要分批去吃饭。

  “分批吃饭?”虽多次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各类督查,但“分批吃饭”还是第一次听说。

  苏江海向《法制日报》记者解释说,按照生态环境部的统一部署,前来参加“清废行动2018”的督查人员必须填写“廉洁守纪承诺书”。

  “在天门市督查期间,我们原则上独立开展督查。”苏江海说,出去督查是自己租车,找不到地方就启用导航;吃饭是队员在网上自己订,住房费用自己结。

  据《法制日报》记者了解,这种“自助式”督查以往并不多见。

  一盒米饭上面盖着青菜,少许肉,另一盒菜汤,5月13日中午,当《法制日报》记者来到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陈志辉的房间时,他正在吃午饭。“这么简单,能吃好吗?”“这样挺好,我们想吃什么就叫什么,没有陪同不需要应酬。”陈志辉说,104组有20个督查队员,这些督查队员被分配到不同的组,有去现场的,有整理信息的,等等。在他看来,这种吃饭方式可以满足每个组的工作需要。

  “清废行动2018”启动之初,生态环境部明确提出,此次督查原则上不需要地方陪同,由督查人员独立核查。在天门,《法制日报》记者看到,一支独立的环保执法铁军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本报记者 郄建荣

责任编辑: 党一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