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频道/ 国内
北斗三号"最简系统"已建成 "北斗+"新模式涌现
2018-05-24 10:21:25   来源:人民网
分享至:

  5月23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已经发射的8颗北斗三号卫星正在进行组网卫星的在轨测试、系统集成与性能评估,初步结果表明卫星在轨状态良好,性能满足指标要求。北斗三号“最简系统”已建成。

  我国分别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2月、3月,即半年内成功发射四组八颗北斗三号卫星,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建设进入快车道。冉承其说,经过在轨测试,北斗三号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预计达到0.5米,系统定位精度将达到2.5米至5米。

  他说,北斗三号增加了星间链路、全球搜索救援等新功能,播发更优的导航信号,采用了新一代铷原子钟和被动型氢原子钟结合的方式,天稳定度达到E-15量级,整体性能大幅提升。

  冉承其今天还提到,今年我国还将发射10颗左右北斗三号MEO卫星和1颗GEO卫星;2019年至2020年,将发射6颗北斗三号MEO卫星、3颗北斗三号IGSO卫星和2颗北斗三号GEO卫星,到2020年具备全球服务能力。

  冉承其表示,北斗三号在技术体制上全面向前兼容北斗二号,并实现性能提升和服务扩展。“在北斗二号向北斗三号过渡过程中,能够确保老用户无感知,新用户提性能,最终实现技术的新老更替。”

  冉承其表示,目前,北斗在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并正在催生“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主要表现在:

  行业区域应用显现规模化效益。北斗已在公安、交通、渔业、电力、林业、减灾等行业得到广泛使用,正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500万辆营运车辆上线,建成全球最大的GNSS车联网平台,相比2012年,2017年道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均下降50%以上。公安出警时间缩短近20%,突发重大灾情上报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应急救援响应效率提升2倍。全国4万余艘渔船安装北斗,累计救助渔民超过1万人,已成为渔民的海上保护神。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服务,已用于精细农业、危房监测、无人驾驶等领域。

  大众应用触手可及。北斗由“高大上”转为“接地气”,日益走近百姓生活。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支持北斗,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中,北斗正成为标配。共享单车配装北斗实现精细管理。支持北斗的手表、手环、学生卡,更加方便和保护人们日常生活。以北京为例,33500辆出租车、21000辆公交车安装北斗,实现北斗定位全覆盖;1500辆物流货车及19000名配送员,使用北斗终端和手环接入物流云平台,实现实时调度。

  北斗融合互联网催生新业态。至今共发布6版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和1版服务性能规范。国内从业企业超过1万4千家,从业人员超过45万。国内卫星导航产业年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5%,2017年超过2500亿元,北斗贡献率达80%。2016年发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编制。成立国家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斗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建成高精度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推出全球首个支持北斗的加速辅助定位系统,服务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用户突破1亿,日服务达2亿次。

  另外,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北斗已走出国门,正加速融入世界。

  冉承其表示,下一步,2018年底,建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2035年,建成以北斗为核心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北斗将以崭新姿态、更强能力、更好服务,造福人类,服务全球。”

  据年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总结,实现北斗重大专项关键器部件100%国产化的目标主要有四方面经验。

  一是树起强有力的政策导向。用工程管理思路来管理关键器部件研发,把关键器部件自主研发任务作为北斗系统工程建设考核目标,纳入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鼓励工程全线和各应用领域,大胆使用自主研发产品,统筹给予人财物支持,为核心技术研发创造土壤。

  二是一张蓝图抓到底。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现状、面向未来,制定行动规划、总体方案、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分批应用。

  三是创新实施应用验证。搭建应用验证平台,从器件、板卡、单机和在轨使用等多层级全面考核器部件的可用性,开创了“研用结合”的工作模式,架起了研发与应用的桥梁。

  四是通过规模应用促进性能完善。北斗已进入亿级应用规模,应用样本量的不断增大,反过来有力促进了芯片、模块、软件产品质量水平。

责任编辑: 钱霓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