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仓库中,货架下的机器人等待拣货员为货架补货。新华社记者 陈寂摄
上海市郊,在一个名为“亚洲一号”的无人仓分拣车间里,300个“小红人”(分拣机器人)日夜不停地以每秒3米的速度往来穿梭,分拣数十万个包裹。每天,这个无人仓能处理超过20万个订单,整体运营效率较传统仓储提升10倍。
无人仓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商业领域的创新,实现了货物从入库、存储到包装、分拣等流程的智能化和无人化。目前,海内外多家电商巨头纷纷建立无人仓,以解决货物或包裹分拣等问题。专家表示,随着新零售时代到来,传统物流体系正在加速变革。中国无人仓技术起步早、发展快。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加快技术升级、降低运营成本、对消费者进行精准服务,是无人仓应用的制胜关键。
机器人打理仓库
“亚洲一号”是全球首座全流程无人仓库,属于京东集团。在那里,无论是“脑力活”还是“体力活”,都由机器人唱主角。
在货物入库、分拣、打包区域,机器会根据商品大小裁剪、切割泡沫包装袋或纸板包装箱,几秒钟后,商品即打包完成。贴上信息标签后,包裹被送往下一站。
在无人分拣区域,被称为“小红人”的自动分拣运输机担纲主力。300个“小红人”在一片宽敞的空地内“背”着商品来回穿梭,运行速度达全球最快的每秒3米。速度这么快,它们也不会相互碰撞,而是会及时靠墙避让同伴。如果没电了,它们还会自动移动到充电桩上“恢复体力”,充电10分钟就能持续工作4小时。据介绍,京东昆山无人分拣中心作业效率为9000件/小时,在同等场地规模和分拣货量的前提下,可以节省180人。
这个智能无人仓是如何运行的?京东物流上海“亚洲一号”负责人蒲浦江表示,京东自主研发的“智能大脑”起到了关键作用,它能在0.2秒内计算出300多个“小红人”运行的680亿条可行路径,并帮助它们做出最佳选择。智能控制系统反应速度0.017秒,运营效率提升3倍,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另一家电商苏宁则正在测试“仓到仓的无人解决方案”。这种方案的主角是一辆辆没有司机的智能卡车。每辆车能挂载40吨重的集装箱行驶在物流园区道路上,不但能自动规划行驶路线,还能轻松躲避障碍物。面对道路中突然出现的行人,它也能事先预警并从容停车。该卡车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
据了解,苏宁将打造“末端配送机器人-支线无人车调拨-干线无人重卡”的3级智慧物流运输体系,连同正在布局的无人仓、无人机,完成全流程无人化布局,实现无人物流技术应用的闭环。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王继祥表示,中国无人仓技术已经从自动化阶段进化到智慧化阶段,通过运营数字化、决策智能化和作业无人化,实现物流系统的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正在开启全球智慧物流的未来。
海外电商齐布局
除中国电商,近年来海外电商也纷纷布局智能物流。
美国电商亚马逊公司布局无人仓较早。2012年,亚马逊收购一家公司机器人项目,目前其全球部署的仓储机器人达10万台,仓库自动化程度、订单处理能力均居全球前列。同时,其推出的即时物流还能通过云计算等系列测算,一个小时内将物品送达用户,并可以实现预测、采购、补货和分仓的自动化,并自动根据客户需求,精准调整库存,实现发货。
物流巨头UPS、联邦快递等也在加大无人仓布局。UPS自2016年起对分拣设施、技术能力和生产自动化进行升级和投资,增大了运送能力;联邦快递则在2017财年投资建设19个全自动站点。
分析认为,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全球物流供应链上游——处理订单和分发方面提升了效率,无人仓位于物流中游,在新零售的推动下,海内外多数电商巨头已经开始在物流供应链下游添加前置仓功能。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无人驾驶技术日渐成熟,物流业将进入由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所组成的高科技自动化的全新领域,这将给物流管理模式带来根本性变革。
弯道超车好时机
业内人士认为,无人仓必须具备作业无人化、运营数字化和决策智能化3个标准。在京东物流首次公布的无人仓技术世界标准中,亦有以上要求。
京东物流无人仓项目负责人章根云表示,在作业无人化方面,无人仓无论是单项核心指标还是设备稳定性、分工协作方面都要达到极致化水平。在运营数字化方面,无人仓需要具备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的能力。在决策智能化方面,无人仓要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最优,大幅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物流无人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要想赶上世界一流企业,还要付出巨大努力。例如,国内物流机器人在硬件质量、软件算法水平方面与顶级的物流机器人仍旧存在差距。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水平提升的速度非常快,具备弯道超车条件,今后要在上游元器件发展、材料、加工精度等技术积累上下功夫,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无人仓盈利能力尚存隐忧。有分析认为,虽然各大电商巨头和快递公司从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等硬件终端和大数据系统入手,实现物流体系的改造升级,但这种只讲速度、不计成本的做法未来如何实现盈利还有待探索。(记者彭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