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频道
【两会云声音】“五大发展理念”看云南之协调篇
——作好协调大文章 助力云南跨越发展
2018-01-24 11:06:33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提升城市功能 张彤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杨飞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办成一件事需要协调,推进一项事业也离不开协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说“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的话,那“全面”讲的就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五大发展理念”就把协调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事实上,有了协调,就能补短板、强整体、破制约,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促进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协同配合、均衡一体发展。

协调能够增强发展整体性,是提高把握发展规律能力的科学之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云南而言,具有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半山区多位一体的特殊省情,受区位、历史和自然等多个因素影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居民收入之间的不平衡,经济转型、城市发育、社会建设的不充分,都成为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症结所在。

打破“腿长腿短”怪圈,实现经济协调发展。近年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仍然不够协调,突出表现为工业不强、城镇化率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信息化滞后……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缩小发展差异,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与全国一样,云南地区发展差距也较为明显。比如,在经济总量、投资、外贸等方面昆明都是一家独大。以2014年为例,滇中四州市及红河北部7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63%,而滇西6个州市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16.6%。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都凸显出协调发展的紧迫性。

作好“民”字文章,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新时代新征程,要实现协调发展,云南还需把教育、健康、社会保障、脱贫攻坚等各项事业短板补足补齐。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而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脱贫攻坚尤为艰巨。可以说,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已经成了云南实现协调发展,确保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补足精神文明短板,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实现协调发展,云南就必须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问题。比如,在脱贫攻坚征程中,必须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统一,在物质扶贫的同时开展文化扶贫,加大素质教育提升力度,加强贫困地区的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避免群众素质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发生。

协调发展,云南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必须协调共进。”抓住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机遇,加快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统筹扶贫攻坚与产业配置、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云南大有可为。事实上,省委做出“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发展新空间决策,就必将对云南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从区域差距到城乡差距,再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同步,发展不协调已成云南亟待解决的问题。作好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云南就必须紧抓历史性发展机遇,认清、吃透、把准协调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本质要求,对照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既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也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创造人与自然更加协调、社会与经济发展更加和谐,城乡共同发展、区域共同富裕发展的更加均衡的发展新格局。

相关评论:

【两会云声音】“五大发展理念”看云南之综述篇——用好“五大发展理念”这把“金钥匙”

【两会云声音】“五大发展理念”看云南之创新篇——矢志创新,扮靓七彩云南

【两会云声音】云南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更需紧盯薄弱环节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 王海龙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